2011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公布(武大版)
2011-01-18 09:40:31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
	  大學本科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便于政府部門、高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更加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中國大學最新的建設和發(fā)展情況,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wǎng)于2011年1月聯(lián)合發(fā)布了最新的“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這也是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連續(xù)第8次發(fā)布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結(jié)果。秉著“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的原則,在保持評價體系整體穩(wěn)定的前提下,我們今年的評價工作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
	
	  第一,繼續(xù)堅持質(zhì)量第一、效益優(yōu)先和國際化的評價標準。自2004年首次進行中國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競爭力和人文社科創(chuàng)新競爭力評價以來,我們一直以“投入—產(chǎn)出—效益”為主線,堅持絕對量指標與相對量指標相結(jié)合,以保證評價結(jié)果的準確性和公信力。在今年的評價工作中,我們結(jié)合國內(nèi)外大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提高高等教育質(zhì)量為核心和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要求,更加強調(diào)質(zhì)量、效益和國際化,力求評價結(jié)果能夠與時代發(fā)展需求保持一致。
	
	  第二,首次單獨列出中國大學分類型競爭力排行榜。2004年,教育部下發(fā)的《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文件,將高等學校劃分為6種類型。我們以此為依據(jù),并根據(jù)學校的性質(zhì)、任務和數(shù)量,將中國高校(包含重點大學和一般大學)分為8種類型:綜合類、理工類、師范類、醫(yī)藥類、語文·財經(jīng)·政法類(簡稱文法類)、藝術·體育類(簡稱藝體類)、民族類、農(nóng)林類。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每所高校在其所屬類型中的水平和位置,我們分別對不同類型的高校進行評價和排序,得到了“中國高校分類型競爭力排行榜”(包含8個表單)。如此一來我們的評價結(jié)果更加細化,更加具有可比性,也更加有利于廣大用戶對同種類型的高校進行分析和比較,這也充分體現(xiàn)出我們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一貫堅持的“分類評價、同類比較”原則。
	
	  第三,中國一流大學的比例有所上升。2009年,我們首次提出了“中國一流大學”的概念和標準,并且在當年的《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中首次公布了“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按照當時的評價標準和計算比例,評出綜合競爭力排行中前20位的重點大學作為中國一流大學。隨著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大學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中國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的排名位置也不斷提升。我們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達到了“一流大學”的標準,如果仍然按照原來的評選比例來劃定中國一流大學,勢必會將一些原本達到“一流大學”標準的高校排除在“中國一流大學排行榜”之外;趯χ袊叩冉逃l(fā)展現(xiàn)狀的考慮,也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中國高校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適當?shù)財U大了中國一流大學的評選比例。在2011年大學評價中,共有125所重點大學,我們選取前20%的大學,即中國重點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中前25所大學作為中國一流大學。
	
	  2011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wǎng)四十多位專家、博士、碩士鼎力合作完成,進入本次評價的大學共有1085所,其中重點大學125所,一般大學610所,民辦大學350所。我們從地區(qū)教育競爭力、重點大學競爭力、科技創(chuàng)新競爭力等十個角度對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競爭力進行了全面的評價,并由此產(chǎn)生了208個排行榜。這是目前國內(nèi)最詳盡、最全面、排行榜最多的大學評價報告。其中中國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和中國大學分學科門類競爭力排行榜(前5%)、中國大學分類型競爭力排行榜分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中國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
| 學校名稱 | 總 分 | 2011排名 | 2010排名 | 2011年排名變化 | 辦學資源序 | 教學水平序 | 科學研究序 | 學校聲譽序 | 
|---|---|---|---|---|---|---|---|---|
| 北京大學 | 100.00 | 1 | 1 | → | 1 | 1 | 1 | 1 | 
| 清華大學 | 92.53 | 2 | 2 | → | 2 | 2 | 2 | 2 | 
| 浙江大學 | 87.36 | 3 | 3 | → | 3 | 4 | 3 | 3 | 
| 復旦大學 | 77.43 | 4 | 4 | → | 4 | 8 | 5 | 7 | 
| 上海交通大學 | 77.42 | 5 | 7 | ↑2 | 5 | 13 | 4 | 5 | 
| 南京大學 | 74.22 | 6 | 5 | ↓1 | 7 | 5 | 6 | 10 | 
| 武漢大學 | 74.08 | 7 | 6 | ↓1 | 6 | 3 | 8 | 8 | 
| 中山大學 | 67.49 | 8 | 9 | ↑1 | 15 | 9 | 9 | 14 | 
| 山東大學 | 67.40 | 9 | 17 | ↑8 | 11 | 10 | 14 | 4 | 
| 華中科技大學 | 67.22 | 10 | 12 | ↑2 | 16 | 23 | 7 | 59 | 
| 南開大學 | 66.62 | 11 | 11 | → | 19 | 14 | 10 | 16 | 
| 中國人民大學 | 66.54 | 12 | 10 | ↓2 | 9 | 11 | 17 | 13 | 
| 北京師范大學 | 66.43 | 13 | 8 | ↓5 | 20 | 6 | 13 | 15 | 
| 四川大學 | 66.29 | 14 | 13 | ↑1 | 10 | 12 | 12 | 28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65.62 | 15 | 15 | → | 13 | 15 | 11 | 25 | 
| 吉林大學 | 64.56 | 16 | 14 | ↓2 | 12 | 20 | 15 | 17 |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63.15 | 17 | 16 | ↓1 | 8 | 16 | 16 | 22 | 
| 西安交通大學 | 61.86 | 18 | 18 | → | 17 | 17 | 18 | 12 | 
| 東南大學 | 60.93 | 19 | 22 | ↑3 | 24 | 7 | 22 | 11 | 
| 廈門大學 | 60.71 | 20 | 19 | ↑2 | 21 | 26 | 20 | 6 | 
| 中南大學 | 58.66 | 21 | 21 | → | 18 | 18 | 24 | 32 | 
| 天津大學 | 58.26 | 22 | 24 | ↑2 | 29 | 19 | 19 | 37 | 
| 同濟大學 | 56.75 | 23 | 23 | → | 22 | 22 | 25 | 23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6.04 | 24 | 20 | ↓4 | 14 | 31 | 26 | 31 | 
| 大連理工大學 | 55.05 | 25 | 26 | ↑1 | 26 | 30 | 21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