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問答 > 江蘇:何時取消文理分科?市民:關鍵在取消后怎么考

江蘇:何時取消文理分科?市民:關鍵在取消后怎么考

2017-05-24 19:56:33高考幫


高考

   核心提示 17日,江蘇教育界“最爆炸”新聞莫過于江蘇高考可能朝不分文理的方向邁步。此前,江蘇高考新方案傳言一直在發(fā)酵,而如今,取消文理分科已是大勢所趨。取消文理分科,是將進行根本性變革,還是僅僅將考試改為“大綜合”?昨日,記者聽取了市民們的聲音。 【最新消息】 江蘇高考新方案或不分文理 英語一年兩考是嘗試 根據(j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將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jiān)督的運行機制,以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業(yè)內表示,這一“風向”或將影響下一輪的自主招生,目前的自主招生仍在高考大框架下運行,如果今后的自主招生能成為獨立的招生方式,這對提高學生的選擇積極性和高校的選拔自主性都有好處。“高考有可能因此變活,學生也將能根據(jù)興趣和特長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研究。” “實現(xiàn)英語一年兩考,也可成為對高考未來發(fā)展思路的嘗試。”市教育考試院一位相關人士介紹。“當然,英語多考、不分文理,都要建立在一套不給學生增加壓力的高考系統(tǒng)內,否則,不分文理變成簡單的科目相加,英語多考流于形式,都不利于學生成長及高考選拔人才。” 此前,江蘇高考新方案傳言一直在發(fā)酵,而如今,取消文理分科或將進“高考新方案”。 【市民熱議】 不分文理 千萬別變“大綜合” 關鍵在于取消后怎么考 “我覺得取消文理分科勢在必行,因為現(xiàn)在從就業(yè)來看,文科生比理科生的選擇空間要小許多。”市區(qū)一所四星高中一位老師認為,“如果今后不再區(qū)分文理,那么考生的選擇面就要變寬,競爭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激烈了。” 不過,他不能肯定的是,取消文理是重新搭配組合,還是簡單地改為“大綜合”,如果是后者,對學生反而壓力大了,對現(xiàn)在的文科生壓力最大。 不過昨日媒體報料稱,包括文理科是否分科在內,備受關注的我省高考改革方案在調研中全部涉及,但方案真正揭曉時間尚未確定。 網(wǎng)友“海那邊75”表示,高考改革不當急先鋒。“特別是本輪高考改革,主科加其他,學生負擔是加重了。想上重點,其他科目差了也不行。所以在高考改革上,穩(wěn)一點兒,當那個先鋒沒用。” 那么,對待取消文理分科,市民們怎么看?市民博友“bruce_bravo”表示,支持不分文理科, 語文和數(shù)學學好就可以了。博友“大橋-老曹”則聲援說,高中教育屬于基礎教育,其功能主要是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必須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或某些專門人才。支持不分文理科。 博友“大橋-老曹”還表示,眼下的關鍵應該是:不分文理科的高考科目如何設置?高校錄取怎么進行?不分文理科,會不會變相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高中學校如何形成辦學特色?怎樣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希望教育部門就這些問題給出明確的解答。 “不分文理只是一個緩解之策,現(xiàn)在國人意識里總是覺得理科科目一定比文科科目好,文理不分也只是讓文科地位稍微提高,不可能達到理科的分量,真正做到全面發(fā)展,還是要讓學生家長了解到均衡的重要性。”市民博友“夜先生Zero_Zoe”也支持不分文理。 【權威聲音】 不分科可防知識結構偏差 但根本仍是招考分離 研究教育的專家又如何看待取消文理分科?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告訴記者,推進高考不分文理科,這一構想是很好的,可避免中學過早分文理科,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出現(xiàn)偏差。但是,實行這一改革,必須與考試、招生分離同步推進,如果離開考試招生分離,而在現(xiàn)在的集中錄取框架之下,實行不分文理科,可能會出現(xiàn)兩方面問題。 其一,可能增加學生負擔。“眾所周知,目前的集中錄取制度,使得‘教招考一體化’,應試教育嚴重,中學教育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為做到文理不分科,就將既考文科科目,也考理科科目(如果不考,老師、學生則不會重視),這無疑會增加學生負擔。這也是2009年討論中學文理是否取消分科時,公眾比較集中的意見。事實上,我國高考實行文理分科,就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 其二,無法通過“文理不分科”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在應試教育之下,幾乎所有學科,都重視知識教育,存在嚴重的應試化和功利化趨向。“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精神,顯然難以通過增設考試科目來實現(xiàn),否則就不會出現(xiàn)我國的理科生照樣缺乏科學素養(yǎng),文科生照樣沒有人文精神的問題了。那種通過增設科目來提高學生素質的想法,是不顧當前應試教育的現(xiàn)實的。” 熊丙奇因此稱,如果真正實現(xiàn)考試、招生分離,就不用強調文理不分科問題;更進一步說,當前高考改革的關鍵就在考試、招生分離,應努力突破集中錄取制度。記者 邵偉 【相關鏈接】 高考大事記 1977年 恢復高考。 1983年 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9年 高考標準化考試在全國推行。 1999年 教育部考試推行“3+X”科目改革,廣東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設置和考試內容上進行改革。英語考試加試聽力。 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實現(xiàn)全面網(wǎng)上錄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進行自主命題嘗試。 2004年 推廣分省命題。 2006年 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擴大到53所。

[標簽:大學專業(yè) 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工業(yè)大學 南京藝術大學]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