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政治復習方法 > 高三必備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三必備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

2019-04-14 13:49:37本站原創(chuàng)

  高三必備政治知識點歸納總結

  1、商品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

  第一,價值是商品交換的基礎,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勞動的交換。價值是一切商品在質上相同的東西,有了它千差萬別的商品就可以按一定比例進行交換,表面上是物與物的交換,實質上是不同生產者交換各自的勞動。

  第二,勞動產品不一定有價值,因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因為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勞動產品,也不一定用于交換,不一定有價值。所以有使用價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而有價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不同類的商品的使用價值不能比較量的大小,而商品的價值則能比較大小。商品生產者與消費者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能同時擁有。

  2、物物交換成功的前提是交換雙方恰好都需要對方的商品。

  3、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1)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2)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貨幣是商品,貨幣與商品的本質區(qū)別就是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4)貨幣的發(fā)展階段經歷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信用貨幣。

  4、歷史上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很多,比如:牲畜、布匹、貝殼等。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只有金銀。貴金屬金銀由于體積小、價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損、便于保存和攜帶等特點,逐步地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了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5、價值尺度

  (1)貨幣所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價值尺度。

  (2)貨幣能夠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

  (3)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

  (4)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高三必備政治知識點

  探索規(guī)律 實事求是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中發(fā)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離的。(1)宇宙中沒有不運動的物質。 (2)宇宙中也沒有離開物質的“純粹”運動。所以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2.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辯證統一。割裂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把相對意義的靜止絕對化,認為事物是絕對不變的,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如果否認相對靜止,片面夸大事物的運動的絕對性,則會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3.事物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規(guī)律是事物發(fā)展中本身所固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

  4.科學認識的任務是揭示事物運動的規(guī)律

  物質世界的運動具有規(guī)律性。規(guī)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只有遵循規(guī)律,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人們在實踐中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5.探索規(guī)律是一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過程

  規(guī)律是事物本質的聯系,是深藏其內的,而現象是事物外在的表現,認識了現象不等于認識了本質。但本質和現象又是緊密聯系的。任何本質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也都是本質在某一方面的表現。

  事物的現象及其與本質的聯系是錯綜復雜的,要把握本質必須學會分析和鑒別。一般說來,現象表現為“多”,而本質表現是“一”,即同一個本質由多種現象從不同的側面來表現它。

  高三政治知識點

  一、我國的國家制度

  1.國家具有主權屬性、階級屬性和社會屬性。其中,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民主的含義: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是國體(“在一定階級范圍”,即統治階級內部)和政體(“按照平等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統一。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3.民主與專政是辨證統一的。一方面,民主與專政是相互區(qū)別、相互對立的。民主只適用于統治階級內部,專政則適用于被統治階級。另一方面,民主和專政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的。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4.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國家職能包括:對內職能——政治統治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對外職能——保衛(wèi)職能、交往職能。

  5.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領導是國家性質的首要標志,工農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基礎。

  6.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國的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7.我國民主政治建設:

  (1)必要性:①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②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③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是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障。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2)如何建設:①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②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推進。③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辦西方政治模式。

[標簽:復習指導 高考備考]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