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頻詞歸類 3
來源:網(wǎng)絡轉載 2024-01-16 18:37:26
  二十一、表告別的:
  辭:告別。如停數(shù)日,辭去。
  別:離別,告別。如自君別我后。
  謝:辭別,離開。如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初陽歲: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二十二、表拜訪的:
  造:拜訪。如庾公造周伯仁。
  過、訪、顧:探望,拜訪。如端午日過友人,出酒飲之。如欲徒步訪兩蘇。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謁(見):拜見,進見(地位或輩分高的人)。如上至,相國謁。(上:指劉邦。)
  二十三、表朝見的:
  朝:朝見,封建時代臣見君。如是月,天下府州官來朝。
  覲:朝見(君主)。如天子微,諸侯不享覲。(微:衰弱。享:進獻。)
  二十四、表暗中的:
  陰:暗中,暗地里。如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間:秘密地,悄悄地。如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客將軍:原籍不在某國而任該國將軍。)
  密:秘密,隱秘。如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二十五、表離開某地的:
  去:離開。如一狼徑去。
  遷、徙:遷移。如遷其民于臨洮。如徙武北海。
  二十六、表到往某地的:
  如:到,往。如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過:走過,經過。如三過其門而不入。
  詣、往:去,到……去。如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如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幸:特指皇帝到某處去。如始皇帝幸梁山宮。
  二十七、表行走的:
  步:行走,步行。如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殊:特別。強:勉強。)
  趨:快走。如孔子下(車),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走:跑,逃跑。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遁、亡、逃、匿:逃走,逃跑。如虎大駭,遠遁。如懷其璧,從徑道亡。如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如匿,亡也。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遲延。
  二十八、表饑飽的:
  飽:吃足,與“饑”相對。如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饑:餓,與“飽”相對。如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餓:嚴重的饑餓,因饑餓而病倒。如見靈輒餓,問其病。
  注意:“饑”指一般的肚子餓,“餓”是嚴重的饑餓,指沒有食物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脅,不當一般的“肚子餓”講。
  餒:饑餓。如無凍餒之患矣。(患:擔憂。)
  饉:饑荒。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常作“饑饉”連用。如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注意:饑、饉分開講時,五谷沒有收成叫“饑”,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饉”。但連用時“饑”“饉”無區(qū)別。
  二十九、表食物的:
  糗:炒熟的米、麥等干糧。如舜之飯糗茹草也。(飯、茹:吃。草:指野菜。)
  饌:食物,多指美食。如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饌玉:美好的飲食。)
  肴:熟的肉類食物。如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膳:飯食。如具太牢以為膳。
  羞(饈):美味的食物。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蔬:蔬菜。如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果:果子,果實。如我此樹果,悉皆美好者,無一惡者。
  三十、跟糧食有關的:
  粟:谷粒。未去皮殼者為粟,已舂去糠則為米。糧食的統(tǒng)稱。
  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黍:黍子。碾成的米叫黏黃米。如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禾:谷子,稻子,泛指莊稼。如鋤禾日當午。
  稷:谷類。如菽稷隨時藝。(菽:豆類。藝:種植。)
  菽:豆類的總稱。如菽稷隨時藝。
  注意:上古時“豆”是一種盛食品的器皿,與“菽”的意義完全不同。漢代以后,“豆”才逐漸代替“菽”,成為豆類的總稱。
  稼穡:春耕為稼,秋收為穡,即播種與收獲,泛指農業(yè)勞動。
  如天下晏然,民務稼穡。(晏然:安寧,安定。)
  稔:莊稼成熟。如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于歲,乃起師北征。
  刈:割。如白居易《觀刈麥》。
  糴:買進糧食。
  糶:賣出糧食。如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
  廩:米倉。如父母使舜完廩。(完:重新整修。)
  荒:年成不好;兇年。如時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豐穰:豐收。)
  稼穡:泛指農業(yè)生產;莊稼。
  荒:荒年,收成不好。
  歉:年歲歉收,收成不好,與“豐”相對。
  豐、饒:富足,多。
  贍:富足,充足;供給。
  足、給:足,豐足。
  餒:饑餓,五谷沒有收成。
  饉:蔬菜和野菜吃不上。連用時饑和謹無區(qū)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