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案:《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學設計(3)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18-11-16 17:31:39
  材料二:玉米和人體化學元素對比表:
| 
				 元 素  | 
			
				 玉米  | 
			
				 人  | 
		
| 
				 O  | 
			
				 44.43  | 
			
				 14.62  | 
		
| 
				 C  | 
			
				 43.57  | 
			
				 55.99  | 
		
| 
				 H  | 
			
				 6.24  | 
			
				 7.46  | 
		
| 
				 N  | 
			
				 1.46  | 
			
				 9.33  | 
		
| 
				 Si  | 
			
				 1.17  | 
			
				 0.005  | 
		
| 
				 K  | 
			
				 0.92  | 
			
				 1.09  | 
			||
| 
				 Ca  | 
			
				 0.23  | 
			
				 4.67  | 
			||
| 
				 P  | 
			
				 0.20  | 
			
				 3.11  | 
			||
| 
				 Mg  | 
			
				 0.18  | 
			
				 0.16  | 
			||
| 
				 S  | 
			
				 0.17  | 
			
				 0.78  | 
			||
| 
				 Cl  | 
			
				 0.14  | 
			
				 0.47  | 
			||
| 
				 Zn  | 
			
				 —  | 
			
				 0.01  | 
			||
| 
				 Fe  | 
			
				 0.08  | 
			
				 0.012  | 
			
  學生對上述材料的進行分析討論后教師總結(jié):
  組成細胞的元素種類有許多,它們的含量各不相同,干重狀態(tài)下和鮮重狀態(tài)元素下元素含量最大的分別是C元素和O元素。C、O、N、H這4種元素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含量最多,所以,C、O、N、H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
  據(jù)統(tǒng)計,在生物體的細胞內(nèi)至少可以找到62種元素,其中常見的約有29種,重要的有24種。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說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主要有20多種。生物體內(nèi)各種元素含量差別較大,所以可以按照含量的多少把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大量元素,一類是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 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生物體內(nèi)含量很少的一些元素,如Fe、Mn、Zn、Cu、B、Mo等。微量元素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碘是甲狀腺激素的成分,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鋅、硒、鉬、鐵等是很多酶的成分。
  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從初中所學元素周期表中,知道C位于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數(shù)是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zhì)子,核外有6個電子,由于電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能夠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能夠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間結(jié)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于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zhì)。C是構(gòu)成生命有機物中最重要的元素。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比較,使學生明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并正確理解碳是最基本元素。
  探究三: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討論:作為生命的細胞是由元素組成的,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應用中有很大的不同,花生可用來榨油,大豆常用來做豆腐說明了什么問題?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
 

            






